学校首页
首页 > 典型案例 > 正文

加强科技成果推广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16-06-08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加强科技成果推广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按照《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文件精神要求,我们在科技成果推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实现了关键性突破,做出了特色、做出了成果、起到了表率作用,带动了整个学校的良性发展,具有广泛的骨干引领和示范作用。

一、实施背景

一是边缘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需求。陕西省北部的白于山区,属于陕西省的贫困地区,涉及榆林市的定边、靖边、横山三个县、延安市的吴起、志丹、安塞、子长四个县。这一区域海拔高,气候寒冷,降雨量少,人畜饮水困难,无霜期短。生长期长的谷子、豆类、玉米、高粱等作物不适宜种植。这一区域农民生活困难,大部分未摆脱贫困,这里适宜种植一些生长期短的荞麦、马铃薯等作物,其中荞麦种植面积大,退耕还林后仍然保持50多万亩的种植面积。该地区是我国荞麦集中产区之一,是国家荞麦出口生产基地,也是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铁杆庄稼。但是缺少荞麦优良品种,生产中使用的仍然是祖传的、连续留种的农家品种,亩产量通常只有100多公斤,严重地制约着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经济收入。

二是现代农艺专业具备推广荞麦种植的优越条件。陕西省榆林农业学校现代农艺专业组成荞麦研究、生产种植、加工营销团队,由高立荣同志任组长,刘春梅等6人为组员,其中高立荣为高级农艺师、省管专家、全国模范教师,团队于上世纪90年代培育出普通荞麦新品种‘榆荞1号’,近年来培育出‘榆荞3号’、‘榆荞4号’。 ‘榆荞1号’被陕西、甘肃、青海三个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同时在宁夏、内蒙、山西省推广,获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2等奖;‘榆荞3号’被第10届国际荞麦大会命名为“荞麦优良品种”;‘榆荞4号’是全世界第1个杂交荞麦品种,亩产量400-500斤,累计推广面积10万亩,增产荞麦500万公斤。在陕西杨凌、俄罗斯、斯洛文尼亚国际荞麦大会上受到高度评价。

二、主要目标

    主要目标:育成适应性强的杂交荞麦高产品种,产量200-240/667m2,比原来品种提高25-30%,更换白于山区低产的农家品种,提高产量改进品质,并向全国荞麦生产区推广,解决我国荞麦品种老化的问题,加快白于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计划推广优良荞麦面积10万亩,人均增收1000元。

技术路线一是参照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从不同荞麦优良品种中选择优良种植,进行提纯--育成来源不同的近交系亲本,将各个近交系亲本进行杂交,选择高产组合生产F1代杂交种进行推广;二是参照小麦、水稻利用半矮秆资源增强抗倒、耐肥性,大幅度提高产量的现象,在荞麦育种中也选择半矮秆类型作为杂交亲本;三是推广荞麦优良种植,从荞麦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形成农校出点子、选品种、推技术,农民生产赚票子的良性发展模式。

三、工作过程

一是选种子。优良的品种是作物增产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是一项周期长(通常510年),工作量大、而且主要在田间观察和鉴别优劣,是一项非常辛苦和细致的工作。为了加快育种进程,我们在靖边县农业园区租用塑料温棚,3-5月进行小材料的加代试验;曾分别去陕西省汉中、安康、大荔,河南中新、江苏泰兴、云南元牟等地进行3-5月的加代育种,6-9月在当地进行正常年度试验,这样每年都能够完成两个生长世代的选育;先后争取到了3项省、部级《荞麦育种》项目,如20102015年承担国家现代农业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荞麦育种》子课题。有了专项经费的支持,确保了荞麦育种项目按计划实施。

二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为了使良种得到有效的推广,我们无偿提供种子和技术服务,组织农民试验种植,形成对照农民得到实惠看到了希望,试验示范取得了成功,白于山区农民种植荞麦的热情空前高涨,现已形成优势在山坡,致富靠荞麦的良好氛围。

四、条件保障

    一是学校领导重视,把科研推广和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对待,科研推广需要的人、财、物的合理要求,学校竭尽全力大力支持;       二是技术力量雄厚,荞麦研发推广团队业务素质高,年龄结构合理,服务地方经济意识强;三是服务对象需求强烈,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助推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五、实际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

    1.育成的杂交荞麦品种增产显著,被审定推广。育成的榆荞4号品种,参加了全国荞麦新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在参加试验的6个品种中,榆荞4号产量第一位,增产20-30%,被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推广品种“榆荞4号”。目前,不仅在本地区推广,还推广到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山西大同、吕梁地区、甘肃华池、西藏等全国荞麦产区,累计推广面积达到10万亩,增产粮食300万公斤;获陕西省榆林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一等奖,目前正在申报省级科学技术奖励;由“矮B X C”生产的杂交种,正交F1代号是“荞杂-2”、反交 F1代号是“荞杂-1”,正在参加全国荞麦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即将审定推广。

    2.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学术刊物《农学学报》。围绕杂交荞麦育种研究课题共撰写了 6 篇论文,其中“普通荞麦自交不亲两系互交制种技术研究”发表在《农学学报》20146期、“普通荞麦自交不亲和试验研究”发表在《陕西农业科学》20096期,其它“荞麦—国家粮食安全的储备作物”、“普通荞麦半矮秆变异系遗传学研究”、“全面推广榆荞4号品种提升我国荞麦生产水平”等论文在省部级学术会议交流。尤其是《农学学报》刊载的论文,反映了当前的学术水平。

    3.研究成果属于技术创新居国内领先水平、国外无先例。从“普通荞麦自交不亲两系互交制种技术研究”(《农学学报》20146期)论文中可以看出,该成果与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的杂交制种技术不相同,这些作物制种时,将父本和母本按一定的行比种植在一起,父本的作用只是为母本授粉。成熟后,只收获母本行的籽粒为杂交种进行推广,父本行的籽粒只能作为粮食。这样,存在着投工多、制种产量低,成本高的缺点;而我们的两系互交制种技术则不同:两系亲本种植在一起,互相授粉,没有父本和母本的区别,制种田所收获籽粒都是杂交种,可以收获在一起推广,也可以用规定孔径的振动筛分开推广,杂种优势不降低。这样,可以减少人工投入,提高制种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比传统的杂交制种技术更先进,属于技术创新,陕西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该项成果进行了鉴定,认为:“本项目实现了荞麦杂种优势的利用,是荞麦科研和生产上的突破,居国内领先水平。”此外,该项目2010年、2013年两次向国际荞麦学术委员会提交论文,两次被邀请出席大会,进行了学术交流。从各个国家提交的论文来看,没有关于荞麦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

4、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为了推进榆林现代农业发展,解决荞麦高产、稳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2013年学校创建国家示范学校以来,荞麦研究推广团队,根据现行农艺生产技术专业建设要求,全力攻克技术难关,研发出第2个杂交荞麦品种‘荞杂-2’,创新了荞麦杂交技术,提高了荞麦研究水平,丰富了我校国家示范学校技术的成果。2013年推广榆荞榆荞3号、榆荞43万亩,增产55万公斤,增加经济收入275万元。在延安四个县安排了榆荞4号与当地荞麦产量比较试验,榆荞4号增产50.6%2014年推广榆荞32.3万亩、榆荞40.2万亩,增产粮食45万公斤,增加经济收入225万元,在靖边县、定边县进行了产量比较试验,榆荞4号增产49.8%;近年来,累计推广荞麦面积80万亩,增产荞麦800万公斤,出口创汇50万美元,荞麦人均收入超过1000元大关。

六、体会与思考

    1、科研研究推广项目实施必须与本地区农业经济建设相结合。    实践表明,通过荞麦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白于山区农民经济收入明显增加,这得益于我们审时度势找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症结所在,科学谋划精心组织,把科学研究推广与白于山区经济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科研与生产融合的新路子,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为白于山区脱贫致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实现地方与学校双赢。

    2、科研生产应当与教学无缝对接。我校是一所农业中专学校,在科研中所涉及的过程和内容基本都涉及到给学生要讲授的内容。所以我们在试验过程中安排学生的实习与科研内容联系在一起,推广过程中我们组织学生,结合实践课教学任务,从试验设计、播种、田间观察记载、室内考种、直到试验总结,全部让学生参加。这样既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场所,增强了实践技能,也为试验解决了劳力等问题。

    3、提高教师素质作用明显。近年来,我校将5名青年教师充实到荞麦育种组,参与荞麦育种研究和推广工作,现代农艺专业组全体教师每年都参与荞麦育种和技术推广的主要工作环节,这不仅有利于提升荞麦科学研究水平,而且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和专业实践操作能力,进而提升了双师型教师素质水平,增强了我们农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从科研、团队方面,培养和提高了教师综合素质,优化了教师队伍,建立起一支理念领先、业务精湛、拼搏向上的教师队伍。

4、专业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尤为重要经过荞麦试验示范,我们发现专业带头人是专业和课程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头人,加强专业带头人的建设是很有必要的,一个好的专业带头人可以凝聚一支教学科研队伍,培养和带动一支素质好、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选好一个专业带头人不仅可以带好一个专业,还可以带动整个学校的建设。

   5、课题研究带动专业、产业发展。坚持课题引领 ,实践导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扎实开展教师教科研活动,积极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科研和技术改革,及时掌握和总结企业生产中的新方法、新工艺和新流程,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倡导真实科研、有效科研,加强科研人才建设;做好群众性教育科研队伍、学校科研骨干队伍和教育科研管理队伍三支科研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帮助教师发现、解决问题,在教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中选题,开展扎实、具体、有效的研究,真正体现教中研,做中研,研中教,研中做,锻炼了教师,提高了科研及教学水平,助推现代农艺专业的发展,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